尽管巧克力键盘(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孤岛式键盘。不过,既然大家觉得巧克力键盘更形象一点,我们就用这个称谓吧)已渐成笔记本电脑的主流标配,尽管Thinkpad早在两年前就在旗下的X100以及Edge系列笔记本上使用了巧克力键盘,但当新近推出的X230以及T430改用巧克力键盘,在ThinkPad粉丝中,依旧引起了不小的反响。大的原因在于,一直以来定位传统商务的T系列和X系列ThinkPad都沿用传统键盘,这被很多小黑迷认为是对经典的坚持和不妥协。所以,当变革到来时,有不少小黑迷觉得这完全是在颠覆经典,是放弃ThinkPad键盘手感优势的一大败笔;当然,也有支持者认为ThinkPad终于不再保守,紧跟行业发展的大趋势。那么,键盘大变身到底是紧跟潮流还是颠覆经典呢?
事实上,即使我们嘴里所说的“传统键盘”,也和笔记本电脑诞生开始时的键盘有了极大的差异。笔记本电脑刚刚诞生时,其实并没有多少专用部件,键盘也采用的是台式机沿用至今的火山口结构。这种键盘依靠键帽子轴与键盘基面火山口之间的配合,挤压橡胶帽,从而触发键盘开关来实现键盘击打。尽管这样的键盘显得厚重,但早期的笔记本电脑由于结构的限制,对于产品轻薄并没有严格的要求。在这种前提下,键盘所增加的厚度,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随着笔记本轻薄化和强调便携性的趋势愈发明显,火山口结构键盘的厚重缺陷越来越明显。键盘厚达数厘米的厚度成为压缩整机厚度的瓶颈。或许会有人说,把键盘的键帽做薄些,火山口高度做矮些,键盘厚度不就可以降低了吗?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,要知道,键盘的火山口部分主要是与键帽的键轴配合,才能起到定位键帽的作用。一旦火山口的高度降低,键帽和火山口的配合距离也会相应降低,那么键帽的定位性能将变差,从而导致键帽晃动,以及敲击键盘时,击打在键盘边缘时易卡键等问题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笔记本电脑厂商开始着手研发新的键盘结构。1998年,IBM在发布ThinkPad 600笔记本电脑时,就开始引入一种全新的键盘支撑结构—X结构,也叫剪刀脚。其支撑结构就像剪刀一样,靠中间的轴来固定,形成一个X字样式的支撑结构用以固定键帽。在按压键帽时,X架构支撑架被压缩卧倒。从而使得皮碗被触发,激发开关。在外力撤销后,皮碗的弹力又会迅速使键盘复原,从而完成击键过程。这样,X架构让键盘键帽只能上下移动而不会左右晃动,这就很好地完成了键帽的固定和键盘的击发功能。由于X架构本身很轻薄,这样一来,键盘的键帽就可以实现轻薄化。没有了火山口的障碍,整个键盘的高度也可以大幅度压缩,从而让键盘组件实现了轻薄化。这对于降低笔记本电脑厚度,增强便携性都大有好处。
那么,当X结构成为笔记本键盘的标准基因时,Think Pad的键盘依靠什么来保证舒适的手感呢?首先在触感上,ThinkPad采用了磨砂的键面,避免击键时手指产生滑腻感。同时,ThinkPad按键的键面内凹的幅度也大有讲究:要知道,键面的幅度大了,手指难以完全接触键面;幅度小了,手指与键面接触面积小,手指的操控感又略差。因此,ThinkPad键帽的弧度是经过长时间研究后得出的佳弧度。
X结构键盘的结构图
在对键盘皮碗和X支撑结构的调整上,ThinkPad更是竭尽全力,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击键时有佳的击打和回弹感觉。其击发力度是一个完美的S型曲线,即按键在从被按下的瞬间开始,直到增加一定程度的力量之前几乎不动。一旦力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,即使减少按键力度按键也会下沉。而在行程末期,其击发力度又开始增加,这样,既减少误触,又让键盘弹性十足,敲击时也无需过于用力。S形的触发曲线让使用者获得舒适的敲击感,力量撤销后按键回弹的曲线也与击打时类似,统一的曲线让手感更加协调,这也就是ThinkPad将其键盘称之为高触感键盘的原因。所有这些设计,都很好地保证了ThinkPad键盘的手感,也让ThinkPad的键盘成为笔记本电脑上无法超越的经典。
当ThinkPad的传统键盘已经成为经典,任何改变都难免会引发一片质疑之声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不得不思考,X230和T430为什么会弃用经典,改为使用巧克力键盘。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采用巧克力键盘的理由都在于追求轻薄,但我认为这显然不是X系列和T系列的理由,因为这两个系列追求的并非是极致轻薄。从产品端来看,T430以及X230在机身厚度上,较之使用传统键盘的上代产品并没有什么进化,这也说明追求轻薄并不是大的原因。其实,只要从结构上我们就可以看出,ThinkPad的巧克力键盘与其他的传统键盘不太一样。它与传统键盘一样,依靠一个独立模组,放置在笔记本C面上方。这就决定了它无法像MacBook Air那样将键盘固定在C面背部,让C面既作为键盘格栅又作为键盘支撑部分,从而起到降低笔记本电脑整机厚度的目的。
ThinkPad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与小红帽一起已经成为了历史中的经典。
那么,ThinkPad为什么全面转向巧克力键盘呢?不得不承认,巧克力键盘的独立键帽和整体造型的后现代美感,是其能够迅速抢占市场的原因。联想在之前也已有试水,2010年联想首先在其ThinkPad X100e和ThinkPad Edge系列上使用巧克力键盘之后,市场反应也相当不错。在绝大多数使用者已经接受了巧克力键盘的时候全面“巧克力化”,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,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。其次,巧克力键盘的故障率更低。这主要是因为巧克力键盘的键帽与底面开槽配合较好,不像传统键盘那样键帽间有较大的间隙,这就减少了灰尘,乃至头发等杂物掉入键盘出现卡键甚至键盘损坏的尴尬。巧克力键盘较宽的键隙也降低了用户清除灰尘和杂物的难度。
当然,这两个理由并不足以打消小黑迷的顾虑。毕竟,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巧克力键盘已经在不少使用者心中留下了中看不中用的恶劣印象。因此,衡量X230和T430采用巧克力键盘优秀与否的关键在于其使用手感是否舒适,是否摆脱了原有巧克力键盘的缺陷。
ThinkPad键盘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响,以至于单独推出了结构相同的USB键盘,这是相当罕见的。
从结构上来说,ThinkPad使用的巧克力键盘依旧是通过经典的X结构和皮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触发,精确的调校让其触发和回弹力度依旧保证ThinkPad传统键盘的S型人性化曲线,敲击感和回弹性都得到较好的保证。与之相对应,不少巧克力键盘手感不佳的原因是由于过度追求轻薄,导致键程太短,有的甚至只有1.5mm左右。它们的键帽也采用平面结构,由于手指与键盘接触面积小,敲击键盘时缓冲小,容易导致使用键盘时手指易疲劳的问题。这些问题在ThinkPad的巧克力键盘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。其2.5mm的按键键程以及19mm的按键间距与ThinkPad传统键盘完全一致;而在键面设计上,ThinkPad的巧克力键盘也抛弃了传统巧克力键盘的平面键帽,依旧沿用了传统键盘经典的弧形键帽,这就令ThinkPad巧克力键盘在触感上非常接近传统键盘。实际上,按照联想的说法,巧克力键盘的按键表面积提升了30%,按键间距增大5倍,提供了更宽松的使用空间。翻页键的位置优化和键盘背光的加入都比以往有改良。
X220(上)与X230(下)对比,可以发现两者的巨大区别。
即使是巧克力键盘,ThinkPad也一直在做调整。在X100e上所采用的第一代巧克力键盘键帽采用上直下弧的构造,即上沿键帽采用直角,下沿的弧形弧度也较大。但在X230和T430使用的巧克力键盘中,虽然依旧是上直下弧的构造,但上沿的直角已经被小圆弧替代,而下沿的弧度也有所缩小。这样的改变也可以看出ThinkPad巧克力键盘的进化。要知道,上沿采用直角时键盘上角较为锋利,一旦手指敲击到上角的话,容易造成不适。X230和T430的巧克力键盘使用小圆角过渡后,就有效提升了使用感受。键盘下沿的弧度设计原本是为了容纳手指,增加接触面的人性化设计;但过大的弧度却减小了各排按键之间的间隙,让误触的概率增加。因此,X230和T430的巧克力键盘减小下沿弧度就是为了避免误触。这些细节上的改进,也反映出ThinkPad不停地改进原有设计,以达到佳使用效果。
结构与触感与传统键盘接近,拥有外观优势和低故障率,再加上不停的进化。在这种情况下,ThinkPad的巧克力键盘成为一种经典的延续,在笔记本电脑上得到全面应用也就成为必然的事情。
究竟ThinkPad的巧克力键盘和传统键盘手感上有何差异呢?我们邀请了编辑部的笔记本电脑达人们对两种键盘进行了体验。
王阔:对于不挑剔的人来说,联想的巧克力键盘手感已经很不错了,但对那些习惯了传统键盘的朋友而言,巧克力键盘的手感不论做得多好,至少在感觉上总比ThinkPad传统键盘差一截。联想旗下的ThinkPad正在走一条大众化的道路,而对大多数人来说,键盘变得更时尚,因此手感的标准稍微降一点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?
陈鹏:作为典型的键盘控,ThinkPad传统的X系列和T系列是我一直所推崇的。我原以为它们会一直保持下去,所以这次的变化多少有些让人吃惊。当然,单论键盘手感,联想的巧克力键盘手感依然是巧克力键盘当中好的,没有之一。不过,七行键盘改为六行,并且取消了小黑键盘上熟悉的蓝色标识,我觉得值得斟酌。不过,一切都在变化,谁说下一代联想的巧克力键盘就不会再有变化呢?